成績不好,是哪一種病啊?
作者:李佳燕
今年四月,美國邁阿密大學兒童發展中心的教授發表了一篇文章,認為越來越多的注意力不足過動兒,可能與老師和家長對孩子要求越來越高的學業表現有關。我讀到這篇文章,腦海裡,立刻浮現一個接一個的孩子…
經常有媒體記者採訪我時,會問我一個問題:「這麼多年來,看妳費那麼多心血,是什麼原因使妳對注意力不足過動兒,特別關注?」
除了因為自己生養了一個自由自在的孩子,讓我有機會重新觀看台灣教育的現況,進而發覺原來這樣的教育,只適合乖巧讀書會筆試的孩子,對於多元特質的孩子,根本缺乏接納的空間。再加上有位親戚的孩子,因為考試成績差,被診斷為注意力不足過動兒,而且必須服藥,也真服藥了一段時間。這孩子,從小便與我親近,當我知道當時讀小學的他,正在固定服藥時,因為不解,還曾經主動打電話詢問他的主治醫師。
我開始感受到這個疾病原來已經侵門踏戶,進入我的生活圈,而不只是教科書上的一個病名。那已經是十幾年前的往事了。
但是最主要的起火點,則來自約七、八年前,朋友寫給我的一封信。
她寫道:
「兒子因為上課不專心、考試考不好,老師好意建議我帶他去看兒童心智科。我帶孩子去看了高雄地區頗負盛名的兒童精神科名醫,結果,醫師看了孩子一眼,詢問了我幾個問題之後,就要我帶幾張問卷回去填寫,同時叮嚀下回就診,只要帶問卷來即可,孩子不必帶來。我認真寫了問卷,覺得孩子並沒有問卷所提的多數情況,因此大多填『沒有』。回診時醫師看完問卷,仍開藥要孩子服用,我問醫師:『可是我覺得我的孩子與問卷說的情況並不相同,也許他只是愛玩,嫌上課太無聊,為什麼還是要服藥?』醫師回答:『沒關係,我們可以服藥來做診斷啊!如果他服藥後,成績有進步,就是有幫助的啊!』」
我收到朋友這封標題寫著「瘋狂看病記」的信之後,感受到她夾雜著憤怒不滿與不知所措的情緒,便約她長談。
這位老師要求孩子看病的理由實在是太牽強!「上課不專心,考試考不好」的原因有多少可能啊!也許是老師教學太呆板無趣,無法吸引學生的興趣;也許是孩子跟不上老師的進度,聽不懂了,自然很難專心;還有一種常見的理由是–孩子與這位老師槓上了!
針對成績不優的孩子,過去給予家長的建議,往往是「請家長多加督促」,或者請家教老師或補習等。絕對是孩子有其他更嚴重、不利於生存的症狀出現了,才會推測孩子可能有精神疾患。
同時讓人納悶的是:成績與過動症之間的關係是什麼?有成績好的過動兒,自然也有成績不好的過動兒。但是,成績不好為何直接連上過動兒?更奇怪的是醫師以成績有沒有進步,作為診斷的依據,而此時藥物治療的目的,似乎也只是要讓孩子成績變好一點。
寫了好幾本書談芬蘭教育的陳之華,曾經如此描述芬蘭的教師:如果我未能教好一個學生,那一定是我的教學工作出了問題;當學生功課沒有如期完成,老師會反省是否功課出得太多?還是學生學習得不如預期?當學生考試沒有考好,老師會檢討是否自己教得不夠好?還是題目難度過高?
這樣的思考,才是教育啊!才是真正實踐考試的真義啊!
與朋友長談之後,建議朋友,如果兒子不反對,還是轉學換老師吧!因為老師幾乎處處看她的孩子不順眼,到吹毛求疵的地步,已經無可挽回了。例如,上課時,孩子對老師所說有疑問或有別的看法,舉手欲發言,老師是採不理睬的態度;有時,考試考得比平常好,老師不是誇獎孩子,而是冷嘲熱諷。
這樣的師生關係,已經鬧僵,只好脫離了。
後來,這位母親接受了我的建議,幫孩子轉學,遇到一位了解孩子、包容孩子的導師。「身為母親,最感恩的莫過於有另一個人真心對我的孩子好;更幸運的是,這個人是他的導師。」這是她在兒子新導師的聖誕卡上,寫下的肺腑之言。
後來,她兒子的成績越來越進步。高中畢業典禮那天,母親去找兒子的貴人、也就是孩子的導師,深深擁抱,淚流滿面。如今她兒子過著開心充實又如魚得水的大學生活。
至於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呢?在轉學之後,就沒有人再提起這個名詞了。
醫療涉入教育現場,會造成什麼樣的關係消長呢?會形成什麼樣的權力蹺蹺板呢?「教育現場連線醫療現場」,對孩子可能造成完全不同的生命風貌。若非是有熟識的朋友,能夠大家共同討論,為孩子選擇不一樣的路,否則如果是孩子來自沒有這些資源的家庭呢?繼續往下想像,帶給我十足的震驚。
並非只有成績不好的孩子,才會被推進醫療場域治療。我遇過一位母親,在聽完我演講之後,淚流滿面地站起身來,她說她的女兒被診斷為注意力不足,持續服藥中,已經三年。當初會帶孩子去就醫,是因為父親的要求,與老師完全無關。她的女兒考試成績一直維持在全班前五名,但是,女兒有一位幾乎都考全校第一名的大哥,父親便認為女兒一定是不夠專心,才無法像大哥這麼優秀。
我越來越常接觸到這類老師認為孩子很正常,純粹是父母不滿意孩子的學習成績,而認為孩子有注意力不足過動傾向的「龍鳳父母」。
有個國一的孩子來,據說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吃利他能到現在,共服了五年的藥物了。老師並未抱怨孩子,是父母覺得孩子的學習情況不佳,自己帶孩子去找醫生的。
母親從孩子讀幼兒園中班時,就覺得孩子有狀況。因為孩子是九月出生的孩子,比大部分的同班同學都長了一歲,照理來說應該比較早熟,可是,幼兒園開始學認字、寫字、簡單的算術,孩子的理解能力並沒有比別人強。
到小學三年級,數學成績更糟了,母親便帶孩子去看兒心科醫師,希望透過醫生的協助,讓孩子更專心,考試成績能進步。據母親主訴,醫師第一次看診時間約五至十分鐘,幾乎沒有和小孩互動,只是要他們拿量表回去填。第二次帶量表回來,然後就開藥。
媽媽帶孩子來找我,是因為她發覺孩子已經吃藥吃那麼久了,可是數學還是很爛!更讓母親生氣的是,其實孩子是會解題的,只是總在計算時粗心算錯,母親說:「我想吃藥都吃這麼久了,還是一樣粗心,那是不是表示吃藥沒有效啊!」
我問孩子喜歡什麼課?孩子說他最喜歡歷史,再來是國文、英文。他也喜歡畫畫。可是現在功課多,爸爸不准他畫了!爸爸要孩子一定要考上好學校,爸爸常嘮叨,唸媽媽把小孩教得不聽話,媽媽說孩子已經這麼乖了,怎麼有不聽話!?爸爸說不按照他說的話去做,就是不聽話!
當台灣的父母與老師普遍還是以考試名次在評價孩子、仍奉行千年前「科舉制度」的精神,來要求二十一世紀的孩子時,醫療的角色,究竟是放在助長「填鴨風」、「分數派」上,還是站在健康促進的立場?懇請父母睜大眼正視眼前這個運動不足、睡眠不足、親子互動不足、笑容不足、健康不足的孩子!當社會仍瀰漫著「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氣氛時,醫療是促使不受約束的孩子,儘量符合大人的期待,也擠進「會讀書考高分」的窄門,還是協助孩子,讓大人看到孩子的專長百百種,行行出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