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請您合辦《無法自由飛翔的風箏》過動兒紀錄片講座
讓我們透過這部紀錄片,共同瞭解,對話,思考。
《無法自由飛翔的風箏》過動兒紀錄片
https://youtu.be/hqYcGRm2Rkw
封皓瀠,是這片子的主角,今年十八歲。
皓瀠三歲時,就看了一位醫師,什麼測驗量表、訪談老師等等都沒做,醫師就要媽媽餵她吃利他能。看到孩子吃了藥之後噁心想吐、整個不對勁,媽媽被嚇壞了,便聽從另一位醫師的建議,先不用藥,上小一再觀察。
小一的皓瀠,聯絡簿每天被老師寫了滿滿抱怨,功課寫不完、和同學爭吵衝撞有的沒的。家裡上下掙扎許久,媽媽終於讓孩子吃藥了……
小皓瀠無能理解狀況,但她因吃藥能乖乖寫完功課而被大人誇獎、接納,感到有所成就。長大的她,才漸漸明白她失去的…其實是比寫好功課還要多的,更無法挽回的身心創傷。……
最近開學,我們又聽聞許多家長被老師建議,帶孩子去看醫生吃藥(尤其是小一);當教育問題被歸為醫療問題,「怎麼教」於是就被「怎麼治療」取代了。當班上有過動兒,學校舉辦的相關研習,除了提供病症的資訊以外,能否真正提供支援,促成教學方法和班級經營的改變?
各位老師,如果你曾經困擾:包容過動孩子,彷彿就會犧牲其他孩子的權益?有沒有可能,誰都不用被犧牲,讓每一份差異都是珍寶?除了建議家長送醫用藥,我們可以發揮什麼正向的力量?
各位爸媽,如果你曾經、或正在掙扎:該不該帶孩子去鑑定?要不要讓孩子服藥?怎麼跟學校老師溝通?……最重要的是:我們可以如何理解與欣賞過動孩子,協助他發展他的好,而不是只有壓抑他的不好?
邀請您合辦紀錄片講座,讓我們透過這部紀錄片,共同瞭解,對話,思考。
◎《無法自由飛翔的風箏》紀錄片講座邀約,請前往填寫資料:https://goo.gl/ohu0IN
◎人本教育基金會「和孩子更親密」親職講座邀約:https://goo.gl/5Kztz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