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醫師

過動症與發展遲緩

高雄市張啟華文化藝術基金會 執行長 許禮安 醫師

最近和某教授聊天,發現近來連偏鄉的孩子都被診斷「過動症」或「發展遲緩」。對於過動症,我早就覺得可能過度診斷,雖然這應該是現代社會快速變遷所產生的「進化」。我都很認真的說:也許將來主宰下個世代的會是「過動兒」,應該被淘汰的是我這種動作太慢的「遲緩兒」吧!

學校的老師當然喜歡乖巧的孩子,笨一點沒關係,只要聽話就好,團體生活不容許特立獨行的小孩,這是老師的基本人性。因此,太過活潑好動的聰明孩子,很容易被老師定義為調皮搗蛋,老師會建議家長帶孩子去看精神科檢查。沒想到現在連動作太慢的孩子,都會被老師貼上標籤了。

進了精神科,就無法「正常」的出來,因為沒有「正常」這個診斷名稱,多數醫師會為業績著想,不願給病人退掛,只好隨便貼個疾病名稱,有了病名不開藥又沒有業績,當然就順便開藥給孩子吃,開始吃就不能隨便停藥,這是普通醫師在有問題的醫療制度之下的基本人性,一連串的基本人性造就出許多「假性」的過動兒和遲緩兒。
Read more »

透明的存在

作者:王浩威

~是怎樣的一個社會,逼出鄭捷這樣的生命狀態?~

 

蔡伯鑫醫師是一位年輕的精神科醫師,某天看完診後,在他的臉書上寫下這樣的內容:
「今天夜診,碰到兩個家長都遇到親師溝通的問題。
「兩個孩子都是智商比平均還低的注意力缺失過動症,也都在吃藥。一個國中生,一個國小中年級。
「國中生那位,班導屢屢誇大孩子的錯誤(例如:不小心掉東西發出聲音,就被寫聯絡簿:『影響其他孩子的受教權!』),還當全班同學面前取笑孩子的身材,事後寫聯絡簿則說:『只是開玩笑,沒有惡意,不要只聽孩子的片面之詞。』
「另一個國小生,則是班導認為一直說謊(犯小錯不敢承認;一會兒說有寫作業,一會兒又說沒寫等等),於是就處罰孩子一個人在隔壁空教室大半天。孩子後來怕到大哭,到現在還是不停摳手,變得犯錯後更不敢說話。
「前一個家長去找輔導老師求助,結果班導隔天在聯絡簿上語帶不滿地指責家長不該找『第三者』傳話。家長說,就是過去的經驗,猜想直接找班導,她不會接受,甚至會有衝突呀。
「後一個家長找資源班老師求助,得到的建議是:『1.轉學;2.自學;3.你要怎樣就怎樣,就不要管了。』隔天班導跟媽媽說:『資源班老師說妳很生氣。』媽媽忍不住問:『資源班老師是在挑撥離間嗎?』」
這位年輕的兒童精神科醫師寫說:「唉,坐在診間聽這些家長不斷抱怨怪獸老師,但也忍不住想,那些老師們會不會也覺得他們是怪獸家長呢?親師溝通愈是不良,往往變成無助與惡性的循環。有孩子愈來愈受挫、退縮,也愈沒被聽到他們的聲音,又該怎麼辦?」

~~~~~~~~~~~~~~~~~~~~~~~~~~~~~~~

是怎樣的老師,為什麼看待這些不夠「常態」的孩子是如此負面、是一種負擔,最好不要存在自己班上?甚至連嫌惡之心都掩蓋不住了? Read more »

寫給兒童局局長的信(2013.04)

*本聯盟發起人之一李佳燕医師,於2013年4月寫給當時的兒童局局長的一封信。中央政府改組後,張局長已轉任衛福部保護服務司司長。

秀鴛局長:

好久不見~我是李佳燕醫師,在幾年前因為家暴議題我們見過面,不知您如此忙碌,是否還有一點依稀印象?

黃志中醫師是我在高醫和家庭醫學科時的學弟,我寧可說他是我非常敬佩的一位家庭醫師,更是我長年來做一些”與醫師職責有一些關聯,卻是沒有醫師愛做”的事時,最好的醫師夥伴!從家庭暴力,婦女健康醫療,他總是走在醫界孤單卻最有力的一方。

近年來,我們從多年的家庭醫療診療工作,以及自身與周遭親朋好友遇到的現象,開始關注且非常憂心我們的孩子,在幼兒園,在學校,被老師過度判斷為過動症或注意力缺損的兒童精神疾患。即使只是一般親友聊天,只要我一提起過動兒,幾乎到處都有父母跟我說:”我小孩的老師說我小孩就是過動兒!”。

更讓人憂心忡忡的是,老師建議父母帶孩子到兒童心智科就診,兒心醫師面對如此龐大的就診病童數目,經常是以發”量表”給父母和老師填寫,來診斷孩子是否為過動症或注意力缺損(ADHD),然後在就診一次或兩次之後,馬上開立藥物治療。兒心醫師對過動兒過度診斷與過度給藥的現象,已到達我經常接觸家長和老師時,覺得毛骨悚然的程度。我有一回到高雄市教師會演講過動兒過度診斷與過度給藥的問題時,有一位老師就說起隔壁班一位老師,全班二十幾個小朋友,就有八位被轉去看兒心醫師,看完診回來,有六位要服藥! Read more »

傾聽過動兒的聲音 ~我在母親與家庭醫師的現場

口述 ◎李佳燕 整理 ◎胡詠晴

我是母親,我是家庭醫師,我在母親與家庭醫師的現場,因為我的小孩,他讓我知道什麼是所謂的過動兒在我們這樣的教育型態中所受到的遭遇。

當你的孩子被認為是過動兒的時候,請認真檢視是什麼樣的症狀會被認為是過動兒?大家看看過動兒的診斷症狀依據與量表所敘述的這些症狀,也請大家捫心自問,自己有沒有也有類似的情形?

話很多、坐不住、做白日夢、容易分心、像馬達一樣動個不停、在日常生活中忘東忘西、會缺席逃課、不聽從規定…,這些問題,我的孩子幾乎都落在「總是」那一欄。然而,不只我的孩子有狀況,我的診間裡也有許多孩子有狀況,我今天要分享這些「疑似」過動兒的故事中的一小部分。

疑似過動兒的案例

有個小孩,他是個一個讀貴族學校的小孩,他常被老師叫去罰站,他站在教室後面把佈告欄撕毀、拿椅子砸同學,連同學家長來了也照砸不誤,老師要父母帶去看兒童精神科。我問這個孩子,為什麼要砸同學、撕佈告欄,他告訴我:「我每次跟同學起衝突,我們家比較窮,老師都不聽我說,她都聽那些有錢人的小孩說,他爸爸媽媽有錢就來嗆聲喔!」滿滿的委屈化做不平,不平轉為行動,孩子的憤怒針對老師和家長,我建議孩子轉學,不要讀貴族學校,去讀一般學校,小孩的狀況就好轉了。
還給孩子作自己,拒絕變罐頭(屏東) (189)
Read more »

一封難以命名的信

一封難以命名的信     李佳燕醫生是「拒絕孩子做罐頭,還給孩子做自己」運動的發起人。

親愛的:

我想要跟妳說兩個故事。第一個故事是關於一個父親是教授的孩子的故事。這孩子從幼稚園我就認識,到了國中,開始走樣,開始抽菸,開始染髮,開始放學不回家,開始飆車。我沒有再看過他,直到他二十歲左右,一回,來我門診,我幾乎不認得他了,他頂著一頭紅加黃色的爆炸頭,雙臂刺青,耳朵上穿了好幾個孔。我知道他國中發生了什麼事,他在國一開始就被學校一群學生盯上,成為被霸凌的對象,他最後採取自保的作法,就是–成為他們之中的一份子!我不知道他的父母知不知道他所受到的遭遇。但是,我知道這孩子會變成這樣,是有不為大人所理解的艱辛與痛苦。

第二個故事,也是關於一位大學教授的孩子。這孩子,我也是從他幼稚園時就認識,每次來看病,都帶給我無比貼心與溫暖回饋的特別小孩。我在一次的聊天中,才知道他媽媽已經帶他吃藥吃了七年,那時他已國二。我驚訝到下巴差點掉下來!因為那是一個非常特別,但是又非常惹人喜愛的孩子!媽媽淡淡地說因為孩子會興奮過度,所以帶他去看兒心科,確診後吃藥。興奮也有過度的!?媽媽淡淡地說:「因為興奮過度,他就無法讀書,隔天考試就考不好……」我知道這家庭,問題很多,最大問題是婆媳關係,夫妻之間的齟齬不斷!我真覺得這孩子只是某種形式的代罪羔羊!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