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四月 2014

還孩子做自己~另一種角度看過動兒

作者: 李佳燕

一.家庭醫師如何看過動兒?

二.我為什麼要特別談過動兒?

三.過動症與注意力缺損診斷是怎麼來的?

四.當進入診間之後…

五.當醫師宣布孩子是過動兒之後…

六.誤診的可能性

七.什麼是正常?

八.利他能的仿單怎麼說?

.如果你正在服藥中…

十.如果我們的孩子是這樣受教育,還會有多少過動兒?

十一.維護兒童特質,看到孩子的特性

十二.這些那些過動兒!

十三.究竟是誰的責任?

一.家庭醫師如何看過動兒?

我是一位家庭醫師,不是精神科醫師,更不是兒童心智科醫師,會是以什麼樣的角度來看過動兒?

家庭醫師強調長期的、連續的,而且是整個家庭成員全面性的身心照顧,家庭成員間的互動,更常是我們習慣觀察與要費心了解的。所以,當一個孩子被懷疑是過動兒時,我不會只單看他到底在學校、在家裡發生什麼讓大人不舒服的事,或者他出現哪些惱人的舉動。如果是我長期照顧的家庭,我會從長期了解其家庭互動關係與孩子自小的特質去判斷;若是認識不久的孩子,我還是會從孩子是在怎麼樣的家庭中成長?家裡的大人與他互動的模式,孩子的特質,學校老師的教育理念與態度,先做了解。孩子固然有其天生的氣質傾向,但是家庭與學校裡的大人,以什麼觀念、態度和方式與孩子互動共存,絕對具有加強或削弱的決定性角色。

因為家庭醫師與照顧的家庭成員,有長期的互動互信關係,所以,在有家庭醫師制度的國家,家庭醫師往往是評估孩子是否為過動兒的第一線醫師。
Read more »

國中導師的第一週

作者:李世慶

在這個網站上寫這一篇及往後的篇章,是想分享個人的經驗給需要的家長或老師,因為在孩子的成長與學習過程中,需要家長與老師的協助與合作,而且孩子在家與在校可能會有不同的面貌出現,因此親師要相互瞭解彼此的教育理念及對孩子的看法與作法,因為那會影響孩子的情緒、思考、行為、人際互動及人格發展。為了孩子,讓我們一起行動吧!

1993年7月,在當時公平的S型編班後,手上有一張名單告訴我,有44個孩子交給我了。我可以用我的方式去帶他們、影響他們,在他們年輕生命的國中歲月裡會留下什麼回憶,我有一部分責任,因為我是他們的導師。

新生報到時,家長們看到我,直說老師好年輕,那一年我38歲,或許個頭瘦小讓他們有些錯覺吧。但聽到他們的話,我瞭解其中的情緒是複雜的,或許有些慶幸、有些不安、有些擔心……更多的可能是說不清楚的糾結,因為每個孩子都是家長心上的寶貝啊。 Read more »

參考文章與報導

中文

  1. 美國小兒多動症診斷率增高引發濫用藥物擔憂
  2. 聰明藥-透支生命的誘惑
  3. 被誤診的睡眠失調
  4. 過動兒敢衝 錄取美4名校
    從小被診斷為過動兒的孩子,因為服藥有副作用,不再服藥,靠著家人與自己的努力,配合運用自己敢拼能衝的特質,也能   讀書讀出另一片天!
  5. 利誰能?孩子又如何能?
  6. “DSM 5 Is Guide Not Bible Ignore Its Ten Worst Changes” 精神科診斷手冊-DSM不是精神疾病的聖經 (Frances, M.D文章)
  7. 有病的不是孩子
  8. 台大教授張文亮-從教室逃走的天才

Read more »

無處不過動的童書—從童書角度正視兒童特質Childhood

幸佳慧

英國新堡大學兒童文學博士/童書創作與閱讀推動工作者

前言

這篇論文,將以我在「拒絕孩子變罐頭,還給孩子做自己」的系列研討會中以「躍然紙上—童書無處不過動」為題的演講為基礎,整理童書與兒童特質相關的脈絡。我將簡要的從Childhood「兒童特質」一字談起它的生成與發展[1],接著回顧世界上一些重要童書故事中所反應與形塑的兒童形象,藉此反省當我們頌讚著閱讀活動裡的「兒童特質」時,是否跟現實生活裡我們教養兒童的實踐有所矛盾脫節,因社會機構的干預、插手而損傷了兒童該享有的快樂生活與健康發展的權利。

躍然紙上—童書無處不過動

 

兒童特質從被發現到被搶救

要談兒童特質,非得談到第一個以通史觀點研究的法國人菲利普.阿希斯(Philippe Aries),他在1960年的出版研究中主張「兒童特質」這個知覺或感覺(sentiment),一直到17世紀才出現[2]。在那之前,社會對成人跟小孩區別甚少,孩子被社會看成小號的成人,在斷奶跟脆弱的幼兒期後,就加入了成人世界,沒有人會因為他們小巧可愛而大做文章,一直到17世紀後,描繪以兒童為中心的家庭日常生活現象,才逐漸普遍起來。大眾逐漸意識到兒童有一些天生特質跟成人特質(adulthood有顯著不同後,兒童的「單純、脆弱與可塑性」才真正被看見、知覺。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