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醫師這麼看

過動症篩檢,不應只是兒童精神醫療問題!

楊添圍(精神科醫學會理事)

為什麼許多問題,會成為醫療問題,所謂醫療化(medicalization)呢?這問題的形成,絕對不是因為單方面的醫療意識形態,或是主流診斷學的概念所造成。筆者懷疑,這問題的起因之一,是來自於政府組職,福利系統,或是教育體系,無法對於某些特殊行為,提供個別化,高人力高成本的處遇,因此,借用某些可能包括特定疾病診斷治療,讓問題醫療化,也讓醫師不自覺地,成為,柔性或隱性社會控制的一環。這時候,質疑醫師的診斷系統與意識形態,其實也消解了部份對於政府組織,福利系統或教育體系應有的檢討。

對於新北市過動症全面篩檢的問題,也可作如是觀。精神疾病診斷對於被診斷者以及家屬而言,恐怕不是單純醫病關係、專業倫理或診斷醫療的問題。例如,當嚴重精神疾病被福利化,代表著身心障礙津貼與各項稅賦與公共費用的減免,當兒童精神科診斷成為接受特教與服務的門檻,已經成為台灣精神醫療與社會福利盤根錯節的結構現實。在這些制度設計下,精神科醫師不僅要承擔診斷治療的提供者,還要負擔教育體系,社會福利的過度期待,更要扮演面臨民眾強大服務需求時的擋土牆。此時,苛責精神科醫師過度診斷,實在是不可承受之重!

Read more »

利他能不能?慎防過動篩檢的負面效應

吳易澄(精神科專科醫師)

據報載,新北市於四月底起啟動過動兒全面篩檢的政策。「過動兒」的正式疾病名稱是「 注意力缺失/過動症(ADD/ADHD)」,研究顯示,台灣的過動的盛行率約為百分之八,因此這項「免費篩檢」的政策,若按照比例較算,則有三萬多人「受惠」。然而這樣的政策也引發憂心。在台灣,過動症的診斷與治療的爭議才逐漸浮現,整體爭議面貌大致呈現的是,精神醫學界普遍認為過動仍需加強診斷與治療,以及另一造過動已被過度診斷與治療的批評。

究竟過動是否是診斷不足,還是過度醫療?問題的複雜度絕非三言兩語能談完。精神醫療的發展與實踐的範式有其特殊之處,其一是精神病理學的分門別類乃基於對「現象」的觀察。然而精神醫學的研究逐漸發展到生物、分子的階段,這個過程也逐漸證明了「過動」的生物性基礎。只是問題來了,生物性的問題,是否也只能以身體疾病來解釋,並且以藥物解決?筆者所熟識的兒心專科醫師,大致皆不會輕易診斷開藥。但是孩子們在接受治療的過程中的受苦經驗是存在的,當我們難以究責於任何一方,我們該如何來深入思考問題?

Read more »

【英國每日郵報】索爾新書探討確診困難,稱「ADHD並不存在,藥物帶來更多傷害」

編者按:Harper Collins出版的《ADHD 並不存在》一書作者理查.索爾醫學博士,是美國芝加哥一名臨床醫生與研究者。英國《每日郵報》刊出他的文章,以「ADHD並不存在,藥物帶來更多傷害」標題,獲得廣大熱議。美國《時代雜誌》也以「醫生說:ADHD並不存在」為題刊出他另一篇文章。

兩媒體以索爾聲稱的標題刊登自有其用意,就如同索爾本身說的他寫這本書的用意就是要激起討論,讓這些問題被更多人看見、廣泛討論。身為行為神經病理學家,索爾並非反對精神醫學或反對診斷,事實上他也討論到過動症的病徵與其他精神疾病交疊的問題。索爾從自身數十年的臨床經驗,看見過動症在病徵設定上因過於駁雜與寬鬆,導致大眾很容易在焦急或圖便心態下,直接將問題推給過動症,這使得患者真正該被處理的生理或行為問題被忽略,並同時衍生醫療上誤診、延診與藥物濫用的遺憾與惡風。

聯盟網站提供多元且值得注意與探討的資訊,意在邀請大眾正視不被看見的面向。聯盟認為,比起陷在索爾拋出聳動標題的爭議有更迫切也更重要的事,是他的文章與書籍促使大眾回頭反省過動症在定名與確診上的根本問題所在,索爾文末對大眾的呼籲「必須學習不要反應過度,並重新思考是什麼導致了這些徵狀,讓真正受苦的病症受到有效治療」是聯盟認同的。聯盟在此提醒真正關心此議題的朋友,請仔細閱讀文章內文,並深思索爾的用意。網路讀者閱覽文章常有囫圇吞棗、見題扭曲的現象,過多過少或偏頗的詮釋,都不是聯盟引介的用意。在此加以註明。

 

mail online

ADHD並不存在,藥物帶來更多傷害】作者:理查.索爾(Richard Saul)        幸佳慧翻譯

一個13歲男孩,在我診療室展現了所有注意力失常的典型徵兆:分心、浮躁,在椅子上扭動。他絕望的媽媽希望我可以幫他兒子。他兒子在學校變得懶散、無法專注,對課業退步不在乎,連他以前喜歡的運動,他都說太累沒興趣。他早被醫生確診為ADHD並吃了一年的藥。但是他的媽媽跟老師都很失望,因為他的行為一點都沒改善。

對此,我一點都不感驚訝。為什麼?因為,在我五十年診療看過數千呈現ADHD徵狀的病人後,我已有了結論:沒有ADHD這種東西。

近幾年,這個所謂的病,像野火般狂掃全球,它確診與用藥的數量急速增加。在美國有4%的成人與11%的兒童,被確診為過動症。總人數在過去十年來,激增了40%。而在英國也成為最普遍的精神健康失調問題,學齡兒童有2-5%的比例。

被醫生開來治療這病的興奮劑,包括利他能,在英國光從2003到2008,給孩子的用量變兩倍,成人四倍。但這類興奮劑(被這麼叫就是因為它們被設計來刺激人們以為運作不當的腦內局部地方)經常沒有幫助,相反地,還引起許多副作用與危險。這些藥物甚至讓這些徵狀更嚴重。 Read more »

還孩子做自己~另一種角度看過動兒

作者: 李佳燕

一.家庭醫師如何看過動兒?

二.我為什麼要特別談過動兒?

三.過動症與注意力缺損診斷是怎麼來的?

四.當進入診間之後…

五.當醫師宣布孩子是過動兒之後…

六.誤診的可能性

七.什麼是正常?

八.利他能的仿單怎麼說?

.如果你正在服藥中…

十.如果我們的孩子是這樣受教育,還會有多少過動兒?

十一.維護兒童特質,看到孩子的特性

十二.這些那些過動兒!

十三.究竟是誰的責任?

一.家庭醫師如何看過動兒?

我是一位家庭醫師,不是精神科醫師,更不是兒童心智科醫師,會是以什麼樣的角度來看過動兒?

家庭醫師強調長期的、連續的,而且是整個家庭成員全面性的身心照顧,家庭成員間的互動,更常是我們習慣觀察與要費心了解的。所以,當一個孩子被懷疑是過動兒時,我不會只單看他到底在學校、在家裡發生什麼讓大人不舒服的事,或者他出現哪些惱人的舉動。如果是我長期照顧的家庭,我會從長期了解其家庭互動關係與孩子自小的特質去判斷;若是認識不久的孩子,我還是會從孩子是在怎麼樣的家庭中成長?家裡的大人與他互動的模式,孩子的特質,學校老師的教育理念與態度,先做了解。孩子固然有其天生的氣質傾向,但是家庭與學校裡的大人,以什麼觀念、態度和方式與孩子互動共存,絕對具有加強或削弱的決定性角色。

因為家庭醫師與照顧的家庭成員,有長期的互動互信關係,所以,在有家庭醫師制度的國家,家庭醫師往往是評估孩子是否為過動兒的第一線醫師。
Read more »

寫給兒童局局長的信(2013.04)

*本聯盟發起人之一李佳燕医師,於2013年4月寫給當時的兒童局局長的一封信。中央政府改組後,張局長已轉任衛福部保護服務司司長。

秀鴛局長:

好久不見~我是李佳燕醫師,在幾年前因為家暴議題我們見過面,不知您如此忙碌,是否還有一點依稀印象?

黃志中醫師是我在高醫和家庭醫學科時的學弟,我寧可說他是我非常敬佩的一位家庭醫師,更是我長年來做一些”與醫師職責有一些關聯,卻是沒有醫師愛做”的事時,最好的醫師夥伴!從家庭暴力,婦女健康醫療,他總是走在醫界孤單卻最有力的一方。

近年來,我們從多年的家庭醫療診療工作,以及自身與周遭親朋好友遇到的現象,開始關注且非常憂心我們的孩子,在幼兒園,在學校,被老師過度判斷為過動症或注意力缺損的兒童精神疾患。即使只是一般親友聊天,只要我一提起過動兒,幾乎到處都有父母跟我說:”我小孩的老師說我小孩就是過動兒!”。

更讓人憂心忡忡的是,老師建議父母帶孩子到兒童心智科就診,兒心醫師面對如此龐大的就診病童數目,經常是以發”量表”給父母和老師填寫,來診斷孩子是否為過動症或注意力缺損(ADHD),然後在就診一次或兩次之後,馬上開立藥物治療。兒心醫師對過動兒過度診斷與過度給藥的現象,已到達我經常接觸家長和老師時,覺得毛骨悚然的程度。我有一回到高雄市教師會演講過動兒過度診斷與過度給藥的問題時,有一位老師就說起隔壁班一位老師,全班二十幾個小朋友,就有八位被轉去看兒心醫師,看完診回來,有六位要服藥! Read more »

傾聽過動兒的聲音 ~我在母親與家庭醫師的現場

口述 ◎李佳燕 整理 ◎胡詠晴

我是母親,我是家庭醫師,我在母親與家庭醫師的現場,因為我的小孩,他讓我知道什麼是所謂的過動兒在我們這樣的教育型態中所受到的遭遇。

當你的孩子被認為是過動兒的時候,請認真檢視是什麼樣的症狀會被認為是過動兒?大家看看過動兒的診斷症狀依據與量表所敘述的這些症狀,也請大家捫心自問,自己有沒有也有類似的情形?

話很多、坐不住、做白日夢、容易分心、像馬達一樣動個不停、在日常生活中忘東忘西、會缺席逃課、不聽從規定…,這些問題,我的孩子幾乎都落在「總是」那一欄。然而,不只我的孩子有狀況,我的診間裡也有許多孩子有狀況,我今天要分享這些「疑似」過動兒的故事中的一小部分。

疑似過動兒的案例

有個小孩,他是個一個讀貴族學校的小孩,他常被老師叫去罰站,他站在教室後面把佈告欄撕毀、拿椅子砸同學,連同學家長來了也照砸不誤,老師要父母帶去看兒童精神科。我問這個孩子,為什麼要砸同學、撕佈告欄,他告訴我:「我每次跟同學起衝突,我們家比較窮,老師都不聽我說,她都聽那些有錢人的小孩說,他爸爸媽媽有錢就來嗆聲喔!」滿滿的委屈化做不平,不平轉為行動,孩子的憤怒針對老師和家長,我建議孩子轉學,不要讀貴族學校,去讀一般學校,小孩的狀況就好轉了。
還給孩子作自己,拒絕變罐頭(屏東) (189)
Read more »

一封難以命名的信

一封難以命名的信     李佳燕醫生是「拒絕孩子做罐頭,還給孩子做自己」運動的發起人。

親愛的:

我想要跟妳說兩個故事。第一個故事是關於一個父親是教授的孩子的故事。這孩子從幼稚園我就認識,到了國中,開始走樣,開始抽菸,開始染髮,開始放學不回家,開始飆車。我沒有再看過他,直到他二十歲左右,一回,來我門診,我幾乎不認得他了,他頂著一頭紅加黃色的爆炸頭,雙臂刺青,耳朵上穿了好幾個孔。我知道他國中發生了什麼事,他在國一開始就被學校一群學生盯上,成為被霸凌的對象,他最後採取自保的作法,就是–成為他們之中的一份子!我不知道他的父母知不知道他所受到的遭遇。但是,我知道這孩子會變成這樣,是有不為大人所理解的艱辛與痛苦。

第二個故事,也是關於一位大學教授的孩子。這孩子,我也是從他幼稚園時就認識,每次來看病,都帶給我無比貼心與溫暖回饋的特別小孩。我在一次的聊天中,才知道他媽媽已經帶他吃藥吃了七年,那時他已國二。我驚訝到下巴差點掉下來!因為那是一個非常特別,但是又非常惹人喜愛的孩子!媽媽淡淡地說因為孩子會興奮過度,所以帶他去看兒心科,確診後吃藥。興奮也有過度的!?媽媽淡淡地說:「因為興奮過度,他就無法讀書,隔天考試就考不好……」我知道這家庭,問題很多,最大問題是婆媳關係,夫妻之間的齟齬不斷!我真覺得這孩子只是某種形式的代罪羔羊! Read more »

Recent Ent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