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活動與紀錄

回應新竹場兒心醫師跳桌事件

在2013年十月,我們在新竹清華大學舉辦了一場論壇,當時,有一位兒童精神科醫師因為不同意演講者的論點,在演講者還在演講時,站到桌子上,以腳用力踏桌子,雙手擊掌,製造出噪音,阻擋演講者繼續講下去,此醫師表示,他會採取如此激烈動作是因為演講者也是以作社會運動的方式在講述與運作,所以以相同方式回報。

同時批評演講者並非兒童精神科醫師,投影片內容是斷章取義,認為絕對不會有兒心專科醫師,只看一次兩次診,量表帶回家填填,再帶回醫院,醫師就下診斷且開藥給孩子服用,他認為這是不可能出現在兒心門診的流程。

雖然現場有多位家長表示,他們的孩子就是這樣被看診的,但是該醫師全部否定,且直接質問一位媽媽,那位母親當場無法說清楚,該醫師更因此認定,家長都是憑錯誤的記憶在敘述……。

接著有另一位兒心醫師認為該演講者講了太多醫師草率看診的例子,會造成聽眾的錯覺,以為醫師都是如此的,同時堅決相信不會有兒心醫師開過動症藥物給六歲以下的孩子服用….。 Read more »

記花蓮「還給孩子做自己,拒絕孩子變罐頭」論壇

作者:李佳燕

20131215 在淒風寒雨中的花蓮東華大學,溫馨飽滿的一天–記第八場「還給孩子做自己,拒絕孩子變罐頭」論壇。

先要說,第一回踏進東華大學,一大早,從東華大學會館踏出門時,「哎喲!」我心裡暗叫一聲,錯錯錯,不該現在才踏出門的!!!東華座落在綠山下,綠山被白雲帶環繞,整個就如在仙境,而我僅如在仙境十分鐘!連主持人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李維倫主任都說,至今他仍會不時拿起相機拍照,因為東華每天都有不同的景緻啊!

謝謝明慧籌畫這場研討會,讓我們開了好大一扇窗,欣賞到開滿花朵的後山風景。明慧與我分享她本來不會騎馬,卻因為想運用馬術帶特殊孩子,而經營了馬場,也真的看到許多感人的成果,看到被診斷為過動的孩子,由騎馬中,得到成就與滿足,不必服藥。

後山有三勇士:我一定要大力推薦東華大學來主持的三位老師:一是李主任,二是同系的愛丁堡大學諮商與心理治療博士翁士恒老師,三是人類發展學系彭榮邦老師。三位主持人均是飽學之士,而且完全認同與積極表達願意一起努力的學者,簡直是一拍即合。這是八場論壇以來,我遇過理念最相挺也最勇敢的一群老師,句句字字皆有力而動人。 Read more »

你的孩子有過動症嗎?這要看住在哪個國家而定

 作者:曾凡慈

輔仁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在我們的生活世界當中,幾乎每個人都多少有過生病的經驗。根據教育部的辭典,生病是指「生物體發生不健康的現象」,而醫學正是「研究治病的科學」。從這樣的定義看起來,社會學對於這種生物領域方面的事情,似乎就沒有什麼可說話的餘地?這當然並非如此。

醫療作為社會控制的制度

早在1948年,美國社會學者Talcott Parsons即對現代社會中病痛與醫師的角色進行分析, 並據以提出「醫療是一種社會控制的制度」,控制的對象就是病人,因為生病會使人無法克盡社會職責。這並不是一件壞事,可以試想如果社會中生病導致失能甚至死亡的人數太多,這個社會就可能面臨瓦解的危機。在這種概念化之下,生病就是違常,而醫師必須進行診斷並據以治療,盡可能使病患回歸正常狀態。由此可知,當這樣的取向將生病視為一種違常行為,它就不只具有統計學上偏離平均值的意義,也涉及負面的社會評價。即使我們個人可能喜歡偶爾生個小病,好讓自己能從工作、學習或其他社會角色中暫時撤離,但在集體的層次上,健康無疑被認為是一種可取的 (desirable) 狀態,「健康」與「正常」,「生病」與「不正常」幾乎成為同義詞。

當然醫療不會是社會控制的唯一擔綱者,其他還有諸如宗教、法律、教育等等。然而,相較於其他的控制機制,現代醫療體制的獨特性在於:其事業乃植基於具有普世價值的健康之上(雖然健康的定義可能不一),並且是由被認為道德中立客觀、並配備科學權威的專家來掌控。在當代社會中,我們還可觀察到一個明顯的現象:也就是人類生命/生活中有愈來愈多原本屬於正常生命過程或是偏差行為,都被貼上疾病或是異常的標籤,前者如巷子口幾篇好文中曾談及的懷孕生產、養兒育女,美麗與否,或如喜怒哀樂種種悲歡情緒如今都可能被指向不同的病名;後者則是例如犯罪、物質濫用、不符常規的性活動等過去屬於司法、道德範圍的問題,現在則愈來愈納入醫療的管轄領域。 Read more »

還孩子做自己~另一種角度看過動兒

作者: 李佳燕

一.家庭醫師如何看過動兒?

二.我為什麼要特別談過動兒?

三.過動症與注意力缺損診斷是怎麼來的?

四.當進入診間之後…

五.當醫師宣布孩子是過動兒之後…

六.誤診的可能性

七.什麼是正常?

八.利他能的仿單怎麼說?

.如果你正在服藥中…

十.如果我們的孩子是這樣受教育,還會有多少過動兒?

十一.維護兒童特質,看到孩子的特性

十二.這些那些過動兒!

十三.究竟是誰的責任?

一.家庭醫師如何看過動兒?

我是一位家庭醫師,不是精神科醫師,更不是兒童心智科醫師,會是以什麼樣的角度來看過動兒?

家庭醫師強調長期的、連續的,而且是整個家庭成員全面性的身心照顧,家庭成員間的互動,更常是我們習慣觀察與要費心了解的。所以,當一個孩子被懷疑是過動兒時,我不會只單看他到底在學校、在家裡發生什麼讓大人不舒服的事,或者他出現哪些惱人的舉動。如果是我長期照顧的家庭,我會從長期了解其家庭互動關係與孩子自小的特質去判斷;若是認識不久的孩子,我還是會從孩子是在怎麼樣的家庭中成長?家裡的大人與他互動的模式,孩子的特質,學校老師的教育理念與態度,先做了解。孩子固然有其天生的氣質傾向,但是家庭與學校裡的大人,以什麼觀念、態度和方式與孩子互動共存,絕對具有加強或削弱的決定性角色。

因為家庭醫師與照顧的家庭成員,有長期的互動互信關係,所以,在有家庭醫師制度的國家,家庭醫師往往是評估孩子是否為過動兒的第一線醫師。
Read more »

無處不過動的童書—從童書角度正視兒童特質Childhood

幸佳慧

英國新堡大學兒童文學博士/童書創作與閱讀推動工作者

前言

這篇論文,將以我在「拒絕孩子變罐頭,還給孩子做自己」的系列研討會中以「躍然紙上—童書無處不過動」為題的演講為基礎,整理童書與兒童特質相關的脈絡。我將簡要的從Childhood「兒童特質」一字談起它的生成與發展[1],接著回顧世界上一些重要童書故事中所反應與形塑的兒童形象,藉此反省當我們頌讚著閱讀活動裡的「兒童特質」時,是否跟現實生活裡我們教養兒童的實踐有所矛盾脫節,因社會機構的干預、插手而損傷了兒童該享有的快樂生活與健康發展的權利。

躍然紙上—童書無處不過動

 

兒童特質從被發現到被搶救

要談兒童特質,非得談到第一個以通史觀點研究的法國人菲利普.阿希斯(Philippe Aries),他在1960年的出版研究中主張「兒童特質」這個知覺或感覺(sentiment),一直到17世紀才出現[2]。在那之前,社會對成人跟小孩區別甚少,孩子被社會看成小號的成人,在斷奶跟脆弱的幼兒期後,就加入了成人世界,沒有人會因為他們小巧可愛而大做文章,一直到17世紀後,描繪以兒童為中心的家庭日常生活現象,才逐漸普遍起來。大眾逐漸意識到兒童有一些天生特質跟成人特質(adulthood有顯著不同後,兒童的「單純、脆弱與可塑性」才真正被看見、知覺。

 

Read more »

聽到南國的聲音~記錄屏東論壇

2013,8月3日屏東場:

這是我的好友周芬姿老師找幼保工會協助的場,因為主辦單位是幼保工會,所以來的學員多是幼保人員,還有特教老師。家長較少。

這次嘗試佳燕先講,再放影片,看大家看影片後的感想會不會不一樣。但是因為佳燕一講一發不可收拾,講了一小時四十分鐘,所以腦海奇航挪到中午吃飯後放映。佳慧宿醉而來,卻更添隨性。先講了精彩的長襪皮皮,我怎麼覺得我自己看書時,都沒有聽佳慧講,那麼好看!?會說故事,就是能讓故事鮮活跳出來~~

中午放完腦海奇航,佳燕問:”喜歡這影片的請舉手?”幾乎全部舉手!問:”不喜歡的請舉手!”沒有人!我跟佳慧說:”顯然我們剛剛講的,沒有發揮影響力!!!”我說:”我看了這影片,卻是難過的…”佳慧在旁說:”我是生氣的!”

Read more »

革命、同志、努力啊!

2013年6月15日中山大學論壇紀(一)

  1. 第一次有教育局官員(主秘)親臨,並表示支持與關注到此議題
  2.  “腦海奇航”不同的人看,看到不同的點,雖然一樣是覺得這片實在是”老少不宜”。
  3. 大姐世慶任教26年,曾任國中特教班(聽障)老師,班導師,輔導老師,輔導主任,教務主任,高中輔導老師。退休後,專門在教父母如何當父母。她的分享,充滿親臨現場的經驗。一句代孩子說出口的話:”妳去把大人搞好,我就會過得好!”
  4. 腦海奇航的故事發生在星期幾?星期五!星期五本就是一週辛苦上課中,最放鬆開心的一天了!為什麼大人無法感受孩子的開心?
  5. 李行好乖,為什麼這麼乖?是怎麼教來的?他可以不乖嗎?他如果不乖會怎樣?如果小孩都像李行這樣,就不必生這麼多小孩,這種小孩只需要生一個,因為大家都一個樣!這種社會很快會被淘汰,因為缺乏多樣性!李行為什麼喜歡跟郭棟在一起?因為跟郭棟在一起,隨時都會有好玩的新奇的事情發生,這是李行自己所欠缺卻渴望的!李行為了要乖,會失去什麼?失去創造力,失去….
  6. 郭棟為什麼喜歡李行這樣的朋友?因為李行會傾聽他,會接納他,會鼓勵他。這些都是他的老師和他的媽媽做不到的!郭棟的好動,失去了什麼?失去了好分數,失去了大人的讚美….
  7. 當郭棟說”討厭!只會說人家!”時,他在說什麼?(妳還不是一樣!)當媽媽生氣地說”等李行回去,我們再談一談?”時,真的是談一談嗎?談什麼?還是只是大人一直罵小孩罷了!
  8. 當李行說:”郭棟!這不就是你的煩惱?!”時,真的是郭棟的煩惱嗎?還是大人的煩惱?

Read more »

寫615論壇後的激動

為什麼我遲遲未提筆寫615論壇後的激動?

有一言難盡,想等待消化,卻只是鬱塞越多至無法下手的難言。

結束6月15日在中山大學的”拒絕孩子變罐頭,還給孩子做自己”論壇。這回是策畫論壇數個月來,革命團隊來得最齊全的一回~~其精采,已非言語可形容。首度有教育局正視此議題,派人全程聆聽,聽完一位官說:震撼太大!一位老師有終於找到夥伴,不會再被其他同儕譏笑不專業的自信。

李世慶無可匹敵的經歷-特教老師,班導師,輔導老師,輔導主任,教務主任-說出孩子對她說的話:“妳去把大人搞好,我就會過得好!”

蕭蘋這回說來更通俗易懂,從台灣媒體如何報導過動兒,到美國的媒體。美國精神科醫界對過動兒過度診斷過度用藥,已提出許多憂慮,反省與懺悔,但是台灣只見醫師掌控最大的發言權與決定權,再來是老師,而後是家長,孩子的聲音是被消音的。

李佳燕仍要強調:以美式的只依”症頭”,來診斷是不是過動,完全不看行為背後的形塑因素,這樣來診斷孩子是過動,是要吃藥,是無法讓人接受的!大人們拿出良心來捫心自問,誰沒有那些症頭?!而定義孩子是過動,是要服藥,其目的又是什麼?讓孩子乖乖服從大人的指令與規範?!而大人的規範與指令,有多少是有道理與非如此不可的?

Read more »

重新檢視醫療定義下的過動兒身影

整理◎胡詠晴 別讓孩子變罐頭—「理解與欣賞過動兒」研討會報導
(人本教育札記7月號-2013-第289期-22819)

在「腦海奇航」裡,你看到了什麼?

台北與高雄兩場研討會,都以影片【腦海奇航】做為開場,它是桃園早療醫院所製作的動畫,片中的兩個孩子,一個叫郭棟、一個叫李行。郭棟在課堂上總是動來動去、一刻不得閒,甚至被老師叫去罰站時,仍與同學竊竊私語、並被窗外的飛機吸引,忘我的在教室走來走去。相對的,李行就是個循規蹈矩、謹慎有禮的孩子。

放學後,郭棟邀請李行到家裡玩,因為郭棟受到好奇心驅使,按下神秘的按鈕,兩人便進入奇幻的「腦海奇航」,奇航旅程中出現一位機器人,負責解說人類的大腦的構造與功能,同時也說明過動的症狀及發生的原因…

看完影片後,傳家診所家醫科李佳燕醫師問全場聽眾:「你們看完影片之後的感覺是什麼?喜歡嗎?」接著她說:「看完之後,我很難過…首先,從角色的命名│郭棟(過動)、李行(你行),就讓人感到不安了,要讓人理解過動兒的第一步,為什麼是從貼標籤開始?」

李佳燕醫師針對影片內容拋出許多觀點,讓在場所有人有機會重新反省我們看待孩子的眼光,像是:郭棟在前一分鐘被老師叫去罰站,下一分鐘就能很快忘記苦痛、轉換情緒,並興致盎然的找同伴討論放學後要去哪裡玩,這表示他很勇敢,也比較不容易被一些小事情卡住。

還有,當機器人告訴他們,再過一分鐘就會永遠被留在黑暗世界裡,郭棟不甘於被威脅,仍然充滿好奇心的繼續探索腦海世界,相較之下,李行的瞻前顧後、守規矩和不敢犯錯,確實是一個讓大人輕鬆的小孩,但如果沒有郭棟啟動開關,又如何會有這趟冒險之旅呢?

影片中,教室裡的氛圍也讓人覺得不太對勁,除了郭棟,其他孩子幾乎面無表情,郭棟的生氣勃勃更彰顯出一種活著的存在感。很多時候,大人無意識的將矛盾投射在孩子身上︱我們既期待孩子果敢、勇於表達、有好奇心,但在教育現場裡卻教導孩子服從紀律、接受規訓,而不願或無法被規訓的孩子,我們就認為他是有問題的。

李醫師反問現場聽眾:「如果我們換另一個角度來看李行,他保守、不敢突破、不敢冒險、缺乏好奇心…李行,這不就是你的煩惱嗎?」這個提問突顯了幾個很值得討論的觀點,也是研討會上反覆被討論的主題│我們看待孩子的角度是什麼?在不同社會文化下,精神科學診斷與檢驗「過動」的標準有何不同?過動是一種病嗎?除了吃藥,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Read more »

拒絕孩子變罐頭論壇第一場台北場的總總

論壇進行內容:

1. 第一堂:”腦海奇航”影片放映及評論

羅醫師私下表明她是鴿派,所以她不會說這片談過動兒的影片有什麼不對,甚至認為這片要拍到如此老少咸宜,是很不簡單的。羅醫師私下跟我們說,她相信在南部有我們說的動不動就開藥的狀況,可是,那是因為南部缺乏資源,所以醫師為了快速幫助病人,解決家長的痛苦,只好先開藥再說了。不明白為何快速幫助家長不是告訴家長你的孩子沒有生病,只是需要跟老師協調她的教育方式或者轉學….,如果有其他情況再來找醫生?羅醫師也同意說這部影片裡所呈現的老師與家長是有些狀況,教養方式不佳,能力不足…..。如果家長與老師能力不足,為何最後只是要孩子去接受治療,就皆大歡喜了!?

特教老師說特殊教育的方式,確實可以改善孩子的狀況,但是因為資源不足,所以只能吃藥。然後揭露在新北市和台北市要申請特殊教育的資源,必須孩子有就醫和服藥的證明。

明慧介紹她的ADHD的寶貝,讓人覺的影片上的郭洞真是一點也不過動!!

我倒是在想,這片真的有正向思考的功能耶~她指出:要像郭洞這樣敢冒險,才有新發現;要像郭洞這樣好奇,才能開發更多學習的機會;過動兒為滿足他的好奇心,是不會也不畏威脅的!!! Read more »

« Older Entries Recent Ent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