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幸佳慧專欄

科學家證明「自由玩樂」能建造更好的大腦

作者:幸佳慧(聯盟成員)

在我的童年時代,70-80年代,還沒有繽紛玩具或三C科技產品的時代,塞滿童年的最多記憶就是「和街坊鄰居一起玩」的影像了。我總記得小時候意外聽到一些長輩們的對話,當他們在一旁邊聊天邊聊小孩時閒聊的評語:「你看XX好會玩」「就怕他以後不愛唸書,沒前途」「哎呀,別擔心,那種小孩才靈活,懂得怎麼應對與生存!」…..

這些話,對年幼的我來說有著魔法般的咒語,或許因為它帶有某種善意的安慰,我便自動將它們擷取下來當作護身符一樣的牢記著。後來,在成長過程裡,這些話漸漸濃縮為「會死背書的孩子不見得聰明,但會玩的孩子腦袋一定好。」儘管,這說法在我們的社會裡,似乎還是角落裡以謙虛姿態彈奏的弱音,但是在我有了社會歷練後,更能認同那是一句既簡單又明瞭的道理。事實上,越來越多的學理與研究,也這麼證明著。 Read more »

【英國衛報】美國專家說:「兒童的過動並不是真的疾病」

美國神經科學專家說:「兒童過動不是病,若有其他比藥物有效或更有效的介入方法擺在眼前不用,卻執意採用藥物,那是不用腦的便宜了事。」

 2014-5-5 下午 05-20-54

【美國專家說:「兒童的過動並不是真的疾病」】
幸佳慧譯自2014年3月30日《英國衛報》

世界頂尖的神經科學家布魯斯低.沛瑞博士Dr Bruce D Perry(他的研究被英國勞動與退休部長依恩.當肯.史密斯肯定)公開建議說:「ADHD 過動症並不是真正的疾病。」

沛瑞博士拜訪英國,拜會史密斯與健康部部長傑若米.行特時,沛瑞告訴《觀察報》說:ADHD 的標籤含括的是一組很寬廣的症狀,他說:「最好把它想成是描述就好,如果你想察看那標籤達到什麼樣的狀態,那將很驚人,因為我們任何每個人在任何特定的時間,都將符合起碼一些標準。」

派醋甲酯藥物的處方簽,像是用來治療被診斷為ADHD兒童的利他能,從2007年的42萬次到2012年的65萬次,激增了56%。這種精神興奮劑是被用來刺激腦中某個部位,好改變心智與行為的反應。
Read more »

【英國每日郵報】索爾新書探討確診困難,稱「ADHD並不存在,藥物帶來更多傷害」

編者按:Harper Collins出版的《ADHD 並不存在》一書作者理查.索爾醫學博士,是美國芝加哥一名臨床醫生與研究者。英國《每日郵報》刊出他的文章,以「ADHD並不存在,藥物帶來更多傷害」標題,獲得廣大熱議。美國《時代雜誌》也以「醫生說:ADHD並不存在」為題刊出他另一篇文章。

兩媒體以索爾聲稱的標題刊登自有其用意,就如同索爾本身說的他寫這本書的用意就是要激起討論,讓這些問題被更多人看見、廣泛討論。身為行為神經病理學家,索爾並非反對精神醫學或反對診斷,事實上他也討論到過動症的病徵與其他精神疾病交疊的問題。索爾從自身數十年的臨床經驗,看見過動症在病徵設定上因過於駁雜與寬鬆,導致大眾很容易在焦急或圖便心態下,直接將問題推給過動症,這使得患者真正該被處理的生理或行為問題被忽略,並同時衍生醫療上誤診、延診與藥物濫用的遺憾與惡風。

聯盟網站提供多元且值得注意與探討的資訊,意在邀請大眾正視不被看見的面向。聯盟認為,比起陷在索爾拋出聳動標題的爭議有更迫切也更重要的事,是他的文章與書籍促使大眾回頭反省過動症在定名與確診上的根本問題所在,索爾文末對大眾的呼籲「必須學習不要反應過度,並重新思考是什麼導致了這些徵狀,讓真正受苦的病症受到有效治療」是聯盟認同的。聯盟在此提醒真正關心此議題的朋友,請仔細閱讀文章內文,並深思索爾的用意。網路讀者閱覽文章常有囫圇吞棗、見題扭曲的現象,過多過少或偏頗的詮釋,都不是聯盟引介的用意。在此加以註明。

 

mail online

ADHD並不存在,藥物帶來更多傷害】作者:理查.索爾(Richard Saul)        幸佳慧翻譯

一個13歲男孩,在我診療室展現了所有注意力失常的典型徵兆:分心、浮躁,在椅子上扭動。他絕望的媽媽希望我可以幫他兒子。他兒子在學校變得懶散、無法專注,對課業退步不在乎,連他以前喜歡的運動,他都說太累沒興趣。他早被醫生確診為ADHD並吃了一年的藥。但是他的媽媽跟老師都很失望,因為他的行為一點都沒改善。

對此,我一點都不感驚訝。為什麼?因為,在我五十年診療看過數千呈現ADHD徵狀的病人後,我已有了結論:沒有ADHD這種東西。

近幾年,這個所謂的病,像野火般狂掃全球,它確診與用藥的數量急速增加。在美國有4%的成人與11%的兒童,被確診為過動症。總人數在過去十年來,激增了40%。而在英國也成為最普遍的精神健康失調問題,學齡兒童有2-5%的比例。

被醫生開來治療這病的興奮劑,包括利他能,在英國光從2003到2008,給孩子的用量變兩倍,成人四倍。但這類興奮劑(被這麼叫就是因為它們被設計來刺激人們以為運作不當的腦內局部地方)經常沒有幫助,相反地,還引起許多副作用與危險。這些藥物甚至讓這些徵狀更嚴重。 Read more »

無處不過動的童書—從童書角度正視兒童特質Childhood

幸佳慧

英國新堡大學兒童文學博士/童書創作與閱讀推動工作者

前言

這篇論文,將以我在「拒絕孩子變罐頭,還給孩子做自己」的系列研討會中以「躍然紙上—童書無處不過動」為題的演講為基礎,整理童書與兒童特質相關的脈絡。我將簡要的從Childhood「兒童特質」一字談起它的生成與發展[1],接著回顧世界上一些重要童書故事中所反應與形塑的兒童形象,藉此反省當我們頌讚著閱讀活動裡的「兒童特質」時,是否跟現實生活裡我們教養兒童的實踐有所矛盾脫節,因社會機構的干預、插手而損傷了兒童該享有的快樂生活與健康發展的權利。

躍然紙上—童書無處不過動

 

兒童特質從被發現到被搶救

要談兒童特質,非得談到第一個以通史觀點研究的法國人菲利普.阿希斯(Philippe Aries),他在1960年的出版研究中主張「兒童特質」這個知覺或感覺(sentiment),一直到17世紀才出現[2]。在那之前,社會對成人跟小孩區別甚少,孩子被社會看成小號的成人,在斷奶跟脆弱的幼兒期後,就加入了成人世界,沒有人會因為他們小巧可愛而大做文章,一直到17世紀後,描繪以兒童為中心的家庭日常生活現象,才逐漸普遍起來。大眾逐漸意識到兒童有一些天生特質跟成人特質(adulthood有顯著不同後,兒童的「單純、脆弱與可塑性」才真正被看見、知覺。

 

Read more »

Recent Ent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