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與幸佳慧的紀錄片—還孩子做自己》
李佳燕
「還孩子做自己,拒絕孩子變罐頭」,是我與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十年前發起的運動。
十年前,當我們一再遇到上課愛講話、上課放空、無法遵守家長老師的規範、跟老師家長唱反調、常被同學控訴、常和同學打架、愛玩不愛寫功課⋯⋯⋯這樣的孩子,沒有被全面關照之下,沒有透過長期觀察,沒有問明原由,更沒有人會去理會「兒童特質」「兒童性」,即因為這些外顯的行為表現,就被大人貼上「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標籤。而這標籤,不像「調皮搗蛋」,是有官方認證,很難撕下來了。
這個疾病標籤下的處置,教育資源注入很少,反倒很容易便直接往醫療推去。
雖然號稱必須「家庭、學校、醫療」三方合作,一起協助孩子,但是,家庭無力、學校無人,往往只剩醫療。
許多孩子的外顯行為,是家庭管教不當,是老師班級管理欠周到,是無法接受台灣制式的教育方式與內容,是孩子遇到某些不願讓大人知道的事件,是孩子發展過程的可能情況,是⋯⋯,有各種除了「生病」之外的各種因素,但是,這些都不被看到,孩子還是被推進「醫療」。
家庭教育不彰,沒有人管(教育局好像有「家庭教育中心」?不知道可以做什麼?);
主流教育仍趨保守傳統單元,注重整齊畫一、背誦書寫熟練、強調考試分數排名、壓制好奇表達辯論,輕忽體能活動⋯⋯。除非家裡有錢有資源,為孩子找到非主流的私立學校。
而所謂的醫療,在健保制度下,看診重量不重質,又如何有辦法好好認識孩子,瞭解孩子究竟發生什麼事了?遇到什麼困難了?(曾經有精神科醫師在網路上以看皮膚病來比喻看孩子的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說看一眼,就可以診斷,是因為醫生醫術高明。我真是覺得這是最反諷的比喻了!原來孩子是沒有靈魂的,看孩子,就只需要看「皮毛」即可。)
昨天(2022年7月2日)下午2:30,在高雄華納威秀,我們邀請了百位關心孩子的朋友一起來看電影,同時座談。
珍愛孩子的立委王婉諭特別南下高雄(她是佳慧的朋友,佳慧之前說要介紹我們認識,後來,佳慧先走了,直到昨天,我們才相認!她說她也是我的粉絲!我好愛她啊!),與我們一起座談,聊到六點才離開,繼續她的行程。
我們一群當年「還孩子做自己行動聯盟」的戰友們,再度重聚,有從花蓮來、從台北來,二十人,聊到七點才散場。
花蓮來的朋友帶來心疼的訊息,因為資源不足,孩子被醫療化的更嚴重了!
台北來的朋友,這十年來依舊在做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研究,帶給我們亮光。她說這些兒時的過動兒長大了,有一些認知到自己的過動可以是亮點,活得更自在。
在瑞典住好幾年,孩子也在瑞典上過學的朋友,分享瑞典學校如何給孩子成長的時間與空間,如何挹注教育資源協助這些孩子,又不需要標籤孩子。
教育現場的老師們呼籲讓教育資源與疾病標籤,要先脫勾,否則環環相扣,永遠搞不清。
奉獻於幼兒園教育的理事長,憂心忡忡地告訴我們越來越揠苗助長、越來越壓迫的幼兒園教育現況!
一位家長團體的理事長說自己的孩子幼兒園時,也曾被老師說是過動兒,要去吃藥。結果她上網找到了我們「還孩子做自己行動聯盟」的網站,爬了文之後,心裡篤定了。現在孩子已經「安全」讀小學。
曾經一起打拼過許多場戰役的家庭醫學科學弟們,再度提醒我:我們曾經撼動過許多制度、發揮過驚人的力量,做,就有希望!
在場唯一的精神科醫師,與我相擁。她邊發抖邊說了最讓我震撼的一席話:講不一樣的話,需要勇氣。她會更有力量講不一樣的話。
這已經不是一個單純的醫療疾病,而是一個複雜的社會結構下的產物。偏偏孩子是這個大人營造得不太好的社會下,最無力反抗,也最沒有聲音的直接承受對象。
這是一個「貧瘠」的社會。這裡的貧瘠,不是沒有錢。
家庭很「貧瘠」。
我們沒有時間好好陪伴孩子,我們的孩子連充足的睡眠時間都沒有辦法如願,也沒有時間、沒有空間充分運動與遊戲。我們沒有心情瞭解孩子,沒有能力教養孩子。我們自己就已經被生活壓到喘不過氣來了!
學校很「貧瘠」。
各種繁瑣的行政工作把老師壓得喘不過氣來;不講理又沒有教育理念的家長侵權校園教育專業;從小只重視書寫、背誦、爭名次、考高分。所謂的德智體群美育,五育並重的教育理念,大家都知道那是騙人的!美麗動人的108課綱掛在那裏,除了增加焦慮感、不確定感、有多少人會教?老師自己也有家庭生活要過,一樣在整體的社會壓力下啊!
醫療很「貧瘠」。
健保給付低廉,不如洗個頭。醫療品質參差不齊,醫療資訊錯亂不堪。要求量大的給付制度,讓「開藥」成為最容易便捷的方式。
我們能改變什麼?
當我們在呼籲「男女平等」時,有婦女團體;當我們在呼籲「同志平權」時,有同志團體;當我們呼籲「兒童人權」時,還是只有大人。
請不要再誤以為我們特別在責難哪一個人?哪一些專業?我真的已經解釋到很不耐煩了!沒有人能推諉,也並非單單某一個人的問題。
(雖然,只要家庭功能好,父母能陪伴,孩子的問題真的會少很多。這真的是根本。
雖然,只要學校功能好,可以接好家庭破網下,掉落的孩子,孩子會好很多;
雖然,只要醫療功能好,可以接好家庭破網、學校破網,兩層網都破掉下,跌落的孩子,孩子也會好很多。)
請不要自己投射,也請自己把玻璃心加強一下。
就算是我過度浪漫、活在烏托邦的夢幻中,無論你在哪一個崗位,請看到孩子的「兒童性」,請隨時提醒自己「兒童也有人權」。
#紀錄片還孩子做自己,網路上可以看了!
( 佳慧!阿慧!大家想念妳!昨天妳在嗎?)
(是的!那大部分一路都很乖、不敢造次、不敢有不同意見的孩子,問題不是更大嗎?!)
#林皓申導演
#怪咖系列紀錄片 #
#隆中向上教育基金會
看影片,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