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過動兒篩檢嗎?
作者:馮喬蘭
這幾年,我們常會接到家長來電詢問,提到老師要求家長帶小孩去醫院檢查,確認是否過動,如果是,就要用藥比較好。來電的家長通常都很疑惑,有些人覺得小孩確實皮了點,但吃藥,對他好嗎?也有家長不明白,為什麼一、二年級時小孩在學校一切順利,也很愉快,到了三年級換了老師,他的小孩就變成過動兒了。
還有一個例子是,幼稚園孩子被老師說過動,老師要求家長一定要帶小孩就醫,第一個醫師說孩子不是過動,家長“回報”老師,老師說:『不可能,以我多年教學經驗他一定是,你不要害了他,要再找第二個醫生。』第二個醫生仍說不是。老師又說不可能,要求找第三個。家長又煩又累,但又覺得不照老師說的去找醫生,彷彿是沒盡到責任似的對不起小孩。然而第三位醫生仍然說不是。最後家長終於決定轉學。而小孩,也沒再被要求去檢查。
另外還有一個五年級的小孩,也被老師要求去看醫生,醫生初次診斷便說:『這要吃藥吃到十八歲喔,才有機會好,不然考試題目都看不懂。』媽媽嚇了一跳。當時只是老師說小孩在課堂無法進入狀況,媽媽才聽老師建議帶孩子就診,怎麼好像變得嚴重了。小孩聽了醫生說法,問媽媽:『只要吃藥就可以聽懂學校老師講課喔?』。小孩這一問,讓媽媽想到該去請教一下另一個老師,也就是小孩在校外上的數學課的老師。一聊之下發現,小孩在這個課上,很能進入狀況,也能對話,這印證了媽媽的印象,她記得每次上完這裡的數學課,小孩都能轉述給媽媽聽的。媽媽也才驚覺,也許,能不能進入課堂狀況,能不能看懂考試題目,不能只歸因到小孩個人,還有其他環境因素。
新北市府在四月宣布要進行全市二年級學生過動兒篩檢(後來衛生局承辦人員說明,並非篩檢,只是提供一次免掛號費),並稱之為一項福利,但這其中還有許多該要深究的地方。從我們接觸的例子看來,實在不用太擔心沒機會送小孩就醫,這幾年的宣導很“成功”,教育第一線很願意鼓吹就醫,(更別說還有小學一年級的班級,全班21人,11人被老師說該就診,爾後有10人開始用藥)。然而,對於過動兒的政策,不應該只用醫療角度切入。甚至,醫療的角度可以備著,但要多一些教育的用心。包括思考,我們提供給小孩的空間是什麼?小孩動的機會與時間夠嗎?是否應該增加運動時間?是否應該調整上課方式??等等。
我們也曾經看過國外例子,他們為孩子準備大球,讓他可以坐在球上上課;或是在桌上放東西讓小孩揉捏把玩,他們不怕小孩分心,因為,當孩子需要同時注意幾件事情時,分心恰好可以讓他專注。更重要的,他們花功夫在課程設計,讓小孩進入課堂。
這些都是教育的用心。目前各國對於是否只用疾病角度看待過動兒,都有爭議,然而這當中最沒有爭議的就是,要改變教學、調整內容、創造友善的空間、充足的運動與睡眠。是不是,我們也可以先做這些努力。